規劃還提到,加快培育壯大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新型電子產品、先進材料、專業軟件開發、節能環保裝備、清潔能源及儲能等綠色低碳貿易產業,打造綠色貿易產業集群。以數字化、智能化為抓手,推動傳統貿易產業高端化、綠色化發展。鼓勵高能耗出口產業采用新能源、新技術和新工藝進行綠色低碳化改造,逐步淘汰落后產能。引導產業鏈較長的綠色貿易產業加快構建綠色供應鏈,積極參與全球綠色低碳價值鏈分工,有效應對國際碳關稅的影響。
詳情如下:
重慶市商務委員會關于印發《推動美麗重慶建設促進綠色商務發展規劃(2024一2030年)》的通知
各區縣(自治縣)、兩江新區、西部科學城重慶高新區、萬盛經開區商務主管部門:
現將《推動美麗重慶建設促進綠色商務發展規劃(2024—2030年)》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重慶市商務委員會
2024年5月11日
推動美麗重慶建設促進綠色商務發展規劃
(2024—2030年)
綠色發展是建立在生態環境容量和資源承載力的約束條件下,以人與自然和諧為價值取向,以綠色低碳循環為主要原則,以生態文明建設為基本抓手,實現經濟、社會和環境可持續發展的新型發展模式。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重慶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關于美麗重慶建設及碳達峰碳中和工作要求,進一步明確重慶綠色商務發展的指導方針、主要目標、重點任務,依據《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意見》《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美麗重慶建設行動計劃》《中共重慶市委重慶市人民政府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實施意見》等文件精神,編制《推動美麗重慶建設促進綠色商務發展規劃(2024—2030年)》,規劃期為2024—2027年,展望至2030年。
第一章 發展環境
氣候變化、能源短缺等多重危機頻發,世界經濟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加速演進中進入大重構關鍵期,全球經濟發展方式綠色轉型加速。綠色低碳轉型發展迎來戰略機遇同時,面臨諸多風險挑戰。我市商務領域的綠色發展要立足發展基礎,在復雜多變的環境中找準前行方向,把握發展主動權。
第一節 發展基礎
近年來,面對錯綜復雜的國際環境和國內經濟形勢轉變,全市上下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生態文明思想,踔厲奮發、勇毅前行,商務領域綠色發展取得初步成效,為商務領域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打下堅實基礎。
綠色消費體系逐步形成。綠色消費方式持續推行,綠色智能家電消費、新能源汽車置換等補貼政策實施成效明顯,有力拉動綠色產品消費。消費場所綠色升級有序推進,綠色飯店創建順利進行,2023年全市累計創建國家級綠色商場44家,其中大型商業綜合體綠色商場創建率達七成。
開放型經濟綠色轉型加速推進。依托西部陸海新通道、中歐班列(成渝)號等開放通道,高質量、高技術、高附加值綠色產品貿易逐漸增加。中國(重慶)跨境電商交易會等活動成為“重慶造”綠色產品貿易窗口,高耗能、高排放產品出口嚴格控制,對外貿易向綠色轉型。外商投資綠色產業支持力度持續加大,對外投資逐步向智能制造、生物醫藥等高技術領域拓展。
綠色會展探索初見成效。國際會展名城建設深入推進,重慶國際博覽中心綠色煥新整改完成,以悅來國際會展城為中心的綠色會展產業生態圈初步構建。綠色環保布展方式大力推行,低碳環保理念貫穿會展全過程。會展信息化、智能化水平進一步提升,2021年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2022年中國西部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均采用線上線下結合方式舉行,有效提高展會資源利用率。
綠色平臺發展持續推進。重慶經濟技術開發區獲得國家綠色產業示范基地稱號,兩江新區入選國家氣候投融資首批試點城市。重慶經濟技術開發區、長壽經濟技術開發區首批開展近零碳排放園區試點,節能環保、清潔能源、生態環境等領域企業不斷集聚,園區產業結構綠色化進程加快。
綠色循環經濟快速發展。商貿物流發展更加現代化、集約化,支持60余家商貿物流企業配置現代物流裝備技術、標準化配送車輛和新能源配送車輛。再生資源回收體系日益完善,2023年全市累計建成循環經濟產業園及再生資源專業回收市場11個、分揀中心730個、再生資源回收站點9000余個。重慶市舊貨流通行業規模不斷擴大,全市共1.39萬家舊貨流通企業。
第二節 存在問題
雖然全市商務領域綠色發展取得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一系列困難和不足。綠色發展意識有待增強,商務領域傳統發展方式的慣性思維和路徑依賴依然存在。綠色轉型發展激勵機制仍需完善,激勵居民綠色消費行為的市場化機制尚不健全,市場導向的開放型產業綠色轉型鼓勵機制仍然缺乏。綠色支撐體系建設還需加強,商務領域綠色發展保障力度不夠,綠色標準、綠色評價體系有待完善,促進綠色循環低碳發展的經費投入仍待加強。綠色循環低碳發展推進不足,商務領域綠色發展與循環發展、智慧發展的融合不夠,仍需向綠色智能循環低碳發展延伸。
第三節 面臨形勢
從國際來看,世界正處于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的關鍵時期,國際環境不穩定性不確定性顯著增強。全球可持續發展進程進入關鍵節點,應對氣候變化、加速全球綠色低碳轉型成為全球共識,綠色低碳產業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中成為競爭的新領域新賽道。綠色投資標準、綠色貿易壁壘將作為國際經濟規則的重要內容加速國際經貿格局變化,商務領域綠色發展面臨全球供應鏈產業鏈價值鏈的大重構大挑戰。
從全國來看,國家已構建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系,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進入了以降碳為重點戰略方向、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實現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由量變到質變的關鍵時期,美麗中國建設全面推進。隨著疫情后時代人民對健康環保的生活需求日益提升,節約適度、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將加快生產流通供給體系的綠色低碳轉型,綠色貿易、綠色投資、綠色合作將開啟新的局面,商務領域綠色發展將迎來廣闊空間。
從重慶自身來看,共建“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發展、新一輪西部大開發、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等重大國家戰略,以及中新互聯互通項目、自貿試驗區等創新試點在渝疊加,為重慶商務綠色低碳發展帶來爭先拓展的機遇。同時,我市商務領域綠色發展基礎與發達地區存在較大差距。
我國2025年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將初步形成,2030年經濟社會全面綠色轉型取得顯著成效,實現碳達峰。全市商務領域綠色發展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前所未有,必須增強機遇意識和風險意識,樹立底線思維,保持戰略定力,努力辦好自己的事,在危機中育先機、于變局中開新局,抓住機遇,應對挑戰,奮力譜寫全市商務領域綠色發展新篇章。
第二章 總體思路
對標習近平總書記生態文明思想和對重慶提出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充分考慮商務綠色發展階段性特征和條件,提出商務領域綠色發展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主要目標和2030年遠景目標。
第一節 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全會精神,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重慶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對標落實美麗中國、美麗重慶建設的戰略任務和重大舉措,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的高質量發展道路,全面促進消費綠色低碳轉型升級,加快構建綠色開放型經濟體系,著力夯實綠色發展載體,在商務領域形成節約資源和綠色低碳的行業結構、生產方式、消費方式,協同實現商務領域資源高效利用、經濟高質量發展,為美麗重慶建設和全市如期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奠定堅實基礎、做出應有貢獻。
第二節 基本原則
堅持服務全局。全面貫徹落實碳達峰、碳中和重大戰略決策,切實圍繞我市安排部署,提高站位、拓寬視野,樹立綠色發展導向,不斷開創全市商務工作新局面,在服務全市經濟發展大局、建設美麗重慶中作出更大貢獻。
堅持創新引領。將創新作為引領商務領域綠色發展、統籌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的動力,不斷推動商務領域業態、管理、服務在綠色發展中探索創新,進一步促進消費、擴大開放,增強綠色商務綜合競爭力。
堅持系統推進。聚焦商務領域綠色發展的主要目標和突出問題,加強系統性、戰略性、整體性謀劃和推進,做好有條件區縣和平臺的綠色轉型升級的示范引領,全面推動商務領域綠色消費、綠色貿易、綠色投資等各環節提質增效。
堅持數字化賦能。以數字化改革為牽引,堅持“整體智治”理念,引導推動傳統商務領域數字化轉型,加大數字商務發展力度,利用數字化手段提升商務發展的科學化、智能化水平。
堅持底線思維。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高質量發展之路,牢固樹立節約資源、保護資源的意識,統籌做好商務領域節能降耗,推動商務綠色發展質量、結構、規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統一。
第三節 發展目標
到2027年,消費重點領域綠色發展水平顯著提升,綠色開放型經濟體系基本構建。培育綠色商場65家、綠色飯店40家、綠色分揀中心10個,國家級經開區綠色發展水平提升,綠色低碳產品市場占有率、進出口貿易量大幅提高,引進外資、對外投資進入綠色領域占比逐年上升。
到2030年,綠色消費方式成為公眾自覺選擇,綠色低碳產品成為市場主流,商務領域綠色低碳發展模式基本形成,綠色低碳發展體制機制基本健全,在實現商務領域碳達峰的基礎上強化碳中和能力。
第三章 大力推進綠色消費
綠色消費是新形勢下構建新型消費生態體系的重要引擎。加強綠色消費產品、場景引導,發展綠色商貿流通,培育綠色消費方式,構建從點到端的綠色消費鏈,形成消費市場新增長點、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的新亮點,推動雙循環下的綠色消費新業態發展。
第一節 全面促進綠色產品消費
增加綠色消費產品供給。加快匯聚全國優質綠色低碳產品,打造全國一流、引領西部發展的綠色低碳產品集聚地,助推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建設。鼓勵商品交易市場、商場、超市等商貿流通企業設立綠色低碳產品專區、專柜、專場,積極推廣綠色低碳產品。在城市商圈、特色商業街區設置綠色低碳產品銷售點,構建綠色消費星鏈。推進商貿流通上下游主體自覺開展綠色改造和綠色采購,激發生產和消費綠色低碳產品和服務的內生動力。增加優質綠色農產品供給,拓展綠色農產品市場,促進綠色農產品產銷對接。
推廣綠色消費產品。推進綠色低碳產品進餐館、進社區、進機關、進學校、進家庭,發展反向定制等新模式,推動形成消費牽引綠色供給、供給創造綠色需求的良好循環。組織開展綠色智能家電以舊換新、新能源汽車置換、新能源汽車下鄉、綠色家裝推廣等促進綠色消費活動,出臺補貼激勵政策,激發綠色低碳產品市場需求。探索綠色商品銷售納入統計,不斷提升綠色商品銷售占比。
支持綠色消費產品標準認證。鼓勵商貿企業與生產企業合作,根據消費需求開展綠色低碳消費產品設計及制造。鼓勵商場、超市、社區便利店等生活服務消費場所和家居建材、汽摩配件、農產品等專業市場大力引進綠色認證商品,營造鼓勵綠色消費的便利市場環境。探索建立綠色低碳消費產品與服務指引,探索推動綠色消費產品標準認證溯源服務進入大型商超、專業市場。
第二節 營造綠色消費空間
引導商場市場綠色升級。推動商場、商品交易市場等場所應用綠色低碳技術和設備設施進行節能改造,實施綠色回收,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建立規范高效的綠色低碳運營管理流程和制度。開展綠色商場、綠色市場創建,加強綠色商場、綠色市場和綠色商品銷售專區(柜)等政策支持,推廣使用綠色商場統一標識,引領帶動商場、市場綠色化轉型。開展城區標準化菜市場示范創建,優化菜市場環境,規范經營管理。支持有條件的商圈、步行街、美食街等商業集聚區整體推進綠色化轉型。
推進餐飲住宿綠色發展。培育創建一批國家級綠色飯店。引導餐飲、住宿門店采用節水、節電等節能設備,不主動提供一次性用品,采用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和無害蔬菜,推廣使用全生物降解餐盒等替代品,推進廚余垃圾回收處置和資源化利用,提供舒適、安全、健康的綠色客房和綠色餐飲。鼓勵餐飲店創新綠色菜品、提供便民服務,引導和推動大眾化餐飲和經濟型飯店發展。
第三節 提高電子商務綠色發展能力
促進電子商務企業節能減排增效。加強法規政策宣傳貫徹,引導電子商務企業牢固樹立生態環境保護主體責任意識,積極履行生態環境保護社會責任,主動公開一次性塑料包裝減量替代方案,自覺接受公眾和社會監督。引導電子商務企業積極應用節能環保先進技術、設備建立健全綠色運營體系,鼓勵電子商務產業園區向綠色低碳循環方向改造升級。鼓勵電子商務企業大力推廣電子發票、電子合同,應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降低物流成本和能耗,增強數字化運營能力。
推進綠色包裝管理。鼓勵電子商務企業通過產地直采、原裝直發、聚單直發等模式,減少快遞包裝用量。引導電子商務企業與商品生產企業合作,設計應用滿足快遞物流配送需求的商品包裝,減少商品在快遞環節的二次包裝。支持電子商務企業與快遞企業協同發展,共同減少過度包裝、隨意包裝,建立可循環快遞包裝回收渠道,推動生鮮電子商務企業推廣應用可循環配送箱等。落實電子商務領域快遞包裝禁限制要求,推動電子商務企業逐步停止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裝袋、一次性塑料編織袋,減少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膠帶。
發揮電子商務平臺帶動作用。推動落實電子商務平臺綠色管理責任,督促指導電子商務平臺報告自營業務產生的塑料袋等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回收情況,引導平臺內經營者減少、替代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支持電子商務平臺擴大節能、環保、綠色等產品銷售,設立綠色產品銷售專區。引導電子商務平臺挖掘綠色消費需求,打造綠色品牌。鼓勵電子商務平臺建立積分獎勵、信用評分等機制,引導消費者購買綠色商品、使用綠色包裝或減量包裝,參與包裝回收。鼓勵電子商務平臺開展綠色公益活動,加強綠色環保主題促銷和教育宣傳,提升消費者綠色環保意識。
第四節 完善綠色商貿流通體系
推動城鄉配送綠色化發展。鼓勵貨物包裝和物流器具綠色化、減量化。推廣使用新能源配送車輛和標準化載具,支持配送企業提升智慧化水平,應用現代信息技術組織優化配送路線。支持發展共同配送、集中配送、夜間配送,提高配送效率,減少碳排放量。優化城鄉配送網絡,健全縣域、鄉鎮、村級三級配送體系,推動城鄉物流配送體系和快遞公共末端一體化發展,加快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提高城鄉配送集約化水平。
打造商貿流通綠色供應鏈。優化商貿流通布局,推動商貿流通節點設施綠色化改造。鼓勵商貿流通企業與生產企業合作,引導生產企業低碳化、標準化和品牌化生產,限制和拒絕高耗能、高污染、過度包裝產品。引導商貿流通企業建立多元綠色產品供給體系,促進從產品設計到回收的全過程綠色轉型。培育一批綠色商貿流通企業,加強農商、工商銜接,暢通綠色農產品出村進城,推進綠色工業品拓展市場。發展“種養殖基地+中央廚房”等新模式,推動農產品加工業、預制菜產業轉型升級。
規范發展舊貨商品交易。建立完善以日常消費品經營為主的舊貨商品交易市場體系,打造集商流、物流、信息流于一體的多功能舊貨商品交易集散中心以及專業市場。健全舊貨商品交易規則,完善舊貨商品的鑒定、評估、分級標準,鼓勵二手車、舊家電、奢侈品等各行業分別形成服務規范,推動舊貨商品交易健康發展。鼓勵發展二手商品線上交易平臺,推動閑置物品共享交換。執行二手車市場主體備案和車輛交易登記管理制度,嚴格落實取消二手車限遷政策,加快二手車經銷規范化、規模化、品牌化發展。完善重慶廢金屬交易市場,著力開展廢鋁、廢鋼鐵、廢鉛、廢舊電子等綜合利用。
完善再生資源回收體系。進一步優化城鄉回收交投點和中轉站布局,統籌推進生活垃圾分類體系與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兩網融合”。強化再生資源回收行業智慧化建設,積極推行“互聯網+”再生資源回收模式,打造集信息、交易、結算為一體的智能化平臺,實現線上預約、上門服務。鼓勵再生資源分揀中心規范化、綠色化建設,全面升級再生資源回收設施、技術、模式。支持建設報廢汽車回收拆解利用中心和廢鋼鐵加工利用基地,提高報廢汽車回收拆解和廢鋼鐵分揀加工能力。完善再生資源回收行業標準,健全低值物回收利用管理規范和政策。到2027年,全市再生資源主要品類回收總量達到1100萬噸。
第五節 培育綠色消費方式
樹立綠色低碳消費理念。多形式多渠道開展綠色標志產品和綠色消費科普及政策法規宣傳、公益活動,傳播綠色消費理念。倡導消費者理性消費,強化綠色安全、節約能源意識,鼓勵消費者按照實際需要合理適度購買消費品,推動綠色低碳消費成為習慣。深入推進“光盤行動”,鼓勵餐飲企業推行“小份菜”“半份菜”等多規格菜品,提供剩餐免費打包服務,引導消費者適量點餐、拒絕浪費。
實施綠色低碳產品消費激勵。鼓勵區縣(自治縣)制定綠色低碳產品消費激勵措施,通過發放綠色消費券、綠色積分、直接補貼、降價降息等方式激勵綠色消費。探索綠色多補、非綠少補、不綠不補的消費促進政策。鼓勵各類銷售平臺開展智能家電、綠色建材、綠色家居等節能低碳產品促銷活動,促進綠色消費發展。
培育綠色消費品牌文化。持續開展消費季綠色品牌保護、銷售“綠色商品”主題活動,營造綠色消費氛圍,增加消費者對綠色產品的認知。實施綠色品牌保護計劃,開展綠色消費品牌10強創建,重點打造1000個綠色消費產品。探索建立綠色消費信息平臺,提供綠色消費品牌、綠色消費產品清單,發布重慶綠色消費產品圖,提高綠色低碳產品生產和消費透明度,引導并方便機構、消費者等選擇和采購綠色消費產品。
專欄2 綠色消費發展項目
創建綠色商場:每年組織創建綠色商場5家左右,實現綠色商場區縣(自治縣)全覆蓋。
創建綠色市場:推動一批綜合批發市場、一批專業市場、一批菜市場打造綠色市場。
創建綠色飯店:推動飯店在建設和管理過程中堅持綠色環保健康安全理念,組織創建一批綠色飯店。
綠色消費星鏈項目:支持每個商場、每個購物中心、每條商業街、每個市場至少設置一個綠色消費產品展銷網點。
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建設項目:到2027年,打造10個再生資源綠色分揀中心。
第四章 加快建立綠色貿易體系
綠色貿易貫穿生產和消費,滲透產業和技術,是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發展綠色經濟體系的重要環節。聚焦國家戰略,對標國際規則,壯大綠色低碳貿易的產品、產業、主體,提升重慶綠色貿易競爭力。
第一節 夯實綠色貿易發展基礎
筑牢綠色貿易產業基礎。加快培育壯大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新型電子產品、先進材料、專業軟件開發、節能環保裝備、清潔能源及儲能等綠色低碳貿易產業,打造綠色貿易產業集群。以數字化、智能化為抓手,推動傳統貿易產業高端化、綠色化發展。鼓勵高能耗出口產業采用新能源、新技術和新工藝進行綠色低碳化改造,逐步淘汰落后產能。引導產業鏈較長的綠色貿易產業加快構建綠色供應鏈,積極參與全球綠色低碳價值鏈分工,有效應對國際碳關稅的影響。
發展綠色貿易市場主體。探索制定支持綠色貿易市場主體發展相關政策文件,引導傳統貿易企業加快綠色低碳轉型,引進培育綠色貿易企業,支持企業積極開拓綠色產品國際市場。圍繞環境治理、綠色能源、綠色農業、綠色制造等領域,開展綠色貿易示范企業創建,加強經驗復制推廣。鼓勵貿易企業建立綠色經營和管理制度,推行綠色激勵約束、資源配置、經濟生態協調發展等機制。支持貿易企業開展“碳足跡”國際認證。加快建設綠色對外貿易綜合服務平臺,提供咨詢認證、綠色通關、綠色金融、綠色物流、綠色融資、能力培訓等一站式、全方位服務。
第二節 提升綠色貨物貿易
創新綠色貨物貿易模式。加強綠色貨物貿易營銷,開展“渝貿全球”活動,組織重慶造綠色產品參加廣交會、世博會等。支持綠色產品貿易企業參加海外綠色主題展會,爭訂單、拓市場,多措并舉穩定傳統市場、積極開拓新興市場,全力穩定和拓展國際供應鏈。利用市場采購貿易、跨境電子商務、跨境易貨貿易等新業態新模式發展綠色貨物貿易。推動境內外分撥集散中心、海外倉共建共享,完善海外綠色營銷服務體系。
擴大綠色貨物貿易規模。建立綠色低碳貿易產品、貿易企業白名單制度,加快構建安全穩定的國際綠色供應鏈體系。以西部陸海新通道為牽引,大力發展高質量、高技術、高附加值的綠色低碳產品貿易,擴大綠色優質產品和綠色認證產品出口規模。用好RCEP帶來的機遇,加大綠色消費品、綠色清潔能源、綠色材料和綠色裝備設備等綠色低碳產品進口力度。加快提升對外貿易中綠色貨物貿易占比,促進貿易擴大規模、優化結構,努力成為中西部綠色貿易“領跑者”。落實國際環境公約受控物質進出口許可管理,嚴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產品出口。
第三節 發展綠色服務貿易
加快傳統服務貿易綠色改造升級。推動旅游、運輸、對外工程承包等傳統服務貿易智能化、數字化發展,運用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改造升級。打造綠色生態旅游精品,豐富國際生態旅游供給,優化入境旅游服務,提升大都市、大三峽、大武陵旅游目的地國際影響力。加快發展多式聯運,暢通安全高效的國際運輸通道,提升國際物流集約化、智能化、標準化水平,推進物流降本增效。發展綠色建筑工程服務,鼓勵對外承包工程通過技術和管理創新提高綠色施工水平。
加快綠色新興服務貿易發展。加快發展知識密集型服務貿易,推動引領綠色發展。鼓勵擴大新能源電池和節能環保裝備制造技術、新能源汽車制造技術、新材料與高端裝備制造技術、節能環保服務、環境服務等先進技術和服務進口。推動企業、科研機構開展綠色低碳技術和服務出口。積極發展研發、設計、咨詢、檢驗檢測等領域服務外包。大力發展數字貿易,積極探索發展多元化業態模式。
創新服務貿易發展機制。推動完善服務貿易統計監測體系,積極探索服務貿易全口徑統計方法。探索建立數字貿易統計監測等基礎制度。推動有序減少跨境交付、境外消費、自然人移動模式下服務貿易限制措施,提升開放水平。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推進實施綠色技術進出口管理便利化措施。探索制定服務貿易領域綠色標準規范。
第四節 加強綠色貿易管理
探索制定《重慶市綠色低碳優勢產業進出口產品目錄》,建立綠色貿易評價指標和認證體系,逐步開展綠色低碳貿易進出口監測統計。探索建立對外貿易產品碳足跡數據庫,開展對外貿易產品全生命周期碳評價。支持對外貿易產品開展管理體系認證、碳標簽認證、低碳認證,爭取獲得國際綠色環保標志,提高產品附加值和競爭力。引導重點企業、科研機構等主導或參與制定、修訂國際綠色低碳循環標準,推動國際標準銜接和轉化。支持行業組織研究制定行業綠色產品進出口標識,帶動外貿企業對接國際貿易低碳規則,積極應對國際碳關稅壁壘。完善綠色貿易促進政策,加大綠色貨物貿易、綠色服務貿易支持力度,著力提高綠色貿易比重。推動金融企業開發綠色金融產品,為外貿企業綠色轉型和管理氣候相關風險提供支持。探索渝新、渝港等碳標簽互認合作,落實綠色認證產品快速通關制度。創新制定綠色產品進出口標識,推進綠色貿易評價標準建設,構建綠色產品標準、認證、標識和服務體系。
專欄3 綠色貿易促進項目
培育綠色貿易示范企業:分行業重點培育優質進出口市場主體,圍繞產業鏈條培育“專精特新”綠色貿易企業,打造一批綠色加工貿易示范企業、綠色服務貿易品牌企業、綠色貿易轉型骨干企業。
打造重點行業綠色低碳貿易智庫:從國內外知名大學、研究機構、行業組織和相關企業選取綠色低碳貿易領域專家,為相關貿易企業提供指導服務,為相關部門提供關于綠色貿易決策咨詢。
第五章 全力推進綠色開放投資
搶抓全球產業鏈綠色化重塑機遇,打造以企業為點、產業為線、園區為面、綠色技術為核心的綠色開放投資立方體,不斷推進綠色低碳領域制度型開放,全面提升綠色開放投資效能。
第一節 提升利用外資綠色化水平
大力引進綠色低碳外資項目。落實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完善相關支持政策,吸引和引導外資投向綠色低碳領域。圍繞“33618” 現代制造業集群體系,開展精準招商,打造綠色低碳產業集群,促進產業綠色化融合發展。加強與歐美等國家(地區)合作,爭取引進一批新能源及新型儲能、智能裝備及制造、前沿新材料、生物制造、碳監測等補鏈強鏈綠色低碳外資項目。注重引進綠色低碳總部型外資企業,支持跨國公司在渝拓展綠色低碳業務,提升全球綠色低碳資源配置能力。
營造一流綠色外商投資環境。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貫徹落實外商投資法,全面實施外商投資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加強“行政服務管家”隊伍建設,優化外商投資綠色低碳產業全流程服務體系。完善綠色低碳外資項目政策措施,加強重點外商投資綠色低碳項目用地、環保、物流、人員出入境等方面服務和保障。
第二節 促進對外投資合作綠色發展
靈活運用各種投資方式和路徑,積極融入全球綠色技術聯盟和發展體系。培育壯大跨國企業主體,引導符合條件的企業開展境外綠色投資、綠色建設、綠色生產、綠色運營、綠色創新,提高境外項目生態環境管理水平。支持太陽能、氫能、生物質能等清潔能源領域對外投資,參與全球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共同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鼓勵國際化碳資產管理企業參與國際碳排放交易,拓展國際合作。支持有實力的企業參與境外綠色產業園區建設。推動企業通過設立境外研發中心、創新中心、實驗室、孵化器等科技創新平臺,開展高水平聯合研究,引入國際人才資源,加快綠色技術創新。促進商貿服務企業協同開展境外綠色投資,支持火鍋、餐飲等品牌企業到境外重要城市建設綠色火鍋、綠色餐飲等連鎖店。鼓勵對外投資企業按照國際通行慣例開展對外投資項目環境評估,識別潛在環境風險。優化對外投資服務,探索制定對外投資合作綠色指引。
第三節 穩步擴大綠色低碳領域制度型開放
發揮中國(重慶)自由貿易試驗區示范引領作用,主動對標國際高標準自貿協定中的環境條款,探索環境與貿易投資相互支持的新模式。推動重大生態環保改革舉措優先在自貿試驗區試點示范,深入推進環境信息依法披露、排污口監督管理、危險廢物監管和利用處置能力、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環境污染強制責任保險等制度改革。率先推進綠色貿易,支持重慶自貿試驗區內的企業按照綜合保稅區維修產品目錄開展保稅維修業務。加快復制推廣自貿試驗區綠色領域制度創新成果。
推進服務業領域制度型開放。深入推進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重點圍繞“33618”現代制造業集群體系,加大數字經濟、綠色金融、綠色科技、研發設計等領域開放創新,積極探索綠色國際標準對標、制定及合作,加大科技成果轉化、人才引進等要素保障力度,提升生產性服務業服務水平。深化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探索數據資產確權、公共數據定價、數據跨境流動安全管理等制度創新。支持創新綠色低碳領域投資機制,鼓勵國外綠色技術持有方通過技術入股、合作設立企業等方式進入。
第四節 打造綠色低碳開放園區
加快開放園區綠色低碳改造。支持自貿試驗區、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綜合保稅區、外貿轉型升級基地等開放園區做好綠色發展頂層設計,有計劃推進綠色轉型,打造零碳園區。統籌推進開放園區公共交通、生活服務、生產服務等公共基礎設施共建共享,增加綠化面積,改善園區生態環境。大力推廣綠電供能,探索構建“源網荷儲”智慧綜合能源系統。打造資源循環利用體系,實施污染集中安全處置。鼓勵園區企業應用產能、儲能、控能、用能、節能等新技術對建筑及生產設施進行綠色改造,引導新入駐企業綠色化打造生產辦公區域。
推動開放園區產業低碳化和低碳產業化發展。促進開放園區產業調整布局,支持傳統產業數字化、綠色化升級,大力引進新能源等綠色產業項目,重點培育綠色產業“獨角獸+專精特新+瞪羚+金種子”企業,加快融入綠色產業國際價值鏈。重點支持低能耗低排放的現代制造業集群式、組鏈式發展,超前布局衛星互聯網、生物制造、類腦科學、元宇宙、新型儲能等未來產業,著力培育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打造一批綠色產業集群。
加強綠色發展綜合管理服務。支持開放園區建設綠色化綜合管理服務平臺,建立綠色低碳發展數據信息管理體系,開展能源消費與碳排放基礎數據統計試點,實現碳排放管理的信息化、精細化、數字化、智能化。推動開放園區發展企業循環式生產和產業循環式組合,構建綠色發展生態系統。支持開放園區開展綠色低碳技術創新,打造創新項目孵化器,建設創新創業基地,培育綠色低碳技術創新龍頭企業和杰出人才。推行綠色激勵約束、資源配置、經濟生態協調發展等機制,鼓勵園區企業建立綠色經營和管理制度,積極融入全國碳交易市場,有效對接國際、區域和國別綠色技術標準及其認證體系,提升綠色化標準化競爭力。
專欄4 利用外資綠色低碳重點領域
農業領域:綠色農產品種養殖、農產品綠色加工、智慧農業、農業循環經濟園區和基地等。
工業領域: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新一代電子信息制造業、先進材料、智能裝備及智能制造、新能源及新型儲能、生物制造、生命科學、生物醫藥、綠色消費品工業等。
服務業領域:綠色金融科技、軟件信息服務、數字經濟、科技咨詢、檢驗檢測、綠色工業設計、綠色產品研發、碳排放權等交易服務、綠色物流、綠色消費、綠色貿易、健康服務、綠色旅游等。
第六章 發展壯大綠色會展經濟
全面對標會展業綠色標準,加快綠色會展標準制度建設,推進展館綠色低碳改造,發揮重大展會綠色引領作用,打造綠色展會品牌,促進綠色會展經濟高質量發展。
第一節 健全綠色會展標準制度
加快綠色會展標準化發展進程。建立重慶市綠色會展評價標準體系,加快制定綠色會展項目管理標準、技術標準、碳足跡核算評價標準,探索制定場館運營、搭建資質、環保展具使用等標準和規范。推出綠色會展活動碳足跡核算與碳中和實施指南。支持行業協會和企業參與制定國家、國際綠色會展標準。
健全綠色會展管理機制。制定出臺重慶市會展業發展地方促進條例,強化會展綠色發展理念。制定綠色會展優先發展政策,推動展覽綠色、生態、可持續發展。實施展裝搭建綠色服務商準入機制,探索會展綠色供應商、設計師注冊制度。建立會展項目綠色審查制度,形成展后評估工作機制。引進或發展第三方認證機構,推動綠色會展、綠色展館第三方認證。探索成立市級綠色會展聯盟。
第二節 建設綠色會展場館
加快會展場館綠色升級。推進悅來會展城、重慶國際會議中心等現有場館綠色迭代升級,實施節能改造,利用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實現數字化、智能化管理。以綠色建筑、綠色場館的標準設計建設廣陽島國際會議中心、科學會堂等新場館,鼓勵使用綠色建筑管理系統,構建安全高效的綠色機電系統,配套建立綠色預警機制和應急處理系統,促進會展場館與生態環境和諧共生。引導會展場館爭取獲得綠色建筑認證,打造綠色、生態、智能建筑樣板。推動會展場館實施綠色運營,引進培育綠色運營機構。
推進場館配套服務綠色發展。以大型會展場館為中心,完善交通、生活服務、商務服務等配套設施,發展綠色低碳的會議會務、活動策劃、物流交通、餐飲住宿、文化體育等相關服務,打造悅來會展城等綠色會展集聚區。鼓勵會展服務企業延伸會展服務產業鏈。推動會展業與商旅文體融合,發展“綠色會展+”吃住行游購娛等沉浸式體驗項目,形成各具特色的尋味綠色消費、促進樂游樂享樂購的綠色會展打卡點。
第三節 推廣綠色低碳辦展方式
推行綠色布展撤展。引導會展主體綠色“無廢辦展”,推廣布展綠色設計。鼓勵利用綠色環保、可回收材料搭建可循環使用展臺,運用綠色搭建技術降低能耗及廢物、廢水、廢氣、噪音排放,營造環保觀展環境。加強展后垃圾投放、撤展固體廢棄物無公害處理等環節管理。到2027年,綠色展臺普及率、材料回收率大幅提升。
推進數字化綠色重構。探索建立會展大數據平臺,收集整合、開發運用會展行業數據。加強大數據下綠色展會全要素服務探索,推動信息發布、智慧營銷、客戶管理、現場管理、供應鏈管理、展位分配、室內導覽、物流服務等展會各環節數字化管理。構建“綠色+”會展全產業鏈生態圈,鼓勵數字化重構會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組織結構、工作模式和業務流程,促進供采智能對接。探索元宇宙會展等新模式。
第四節 做優綠色主題展會品牌
制定重大展會綠色發展計劃,推動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中國西部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打造綠色展會,爭創零碳展會,成為綠色展會示范。聚焦綠色產業、綠色產品、綠色技術等,支持舉辦綠色低碳主題展會,培育形成特色展會品牌,打造高水平、高標準、高層次的綠色投資貿易促進平臺。支持品牌展會積極爭取綠色展會認證,提高品牌展會的國際影響力。鼓勵各類展會活動中設立綠色低碳主題展區,吸引綠色低碳環保企業和機構參展參會,引導參展企業更多展出綠色產品和技術。引進申辦國際國內知名綠色低碳展會論壇活動,加強綠色展會交流合作。支持企業在境內外參加各類國際展會,大力推廣“重慶造”綠色產品。到2027年,培育10個綠色展會。
專欄5 綠色會展提質工程
綠色展會培育項目:重點培育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中國西部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陸海新通道國際合作論壇、世界設計大會暨重慶國際設計周、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范項目金融峰會、“一帶一路”陸海聯動發展論壇、立嘉國際智能裝備展覽會、中國西部旅游產業博覽會、中國國際摩托車博覽會、中國西部動漫文化節等。
綠色場館建設項目:重點打造廣陽島國際會議中心、科學會堂,重慶國際博覽中心、重慶國際會議展覽中心,有序推進黔江渝東南會展中心、涪陵會展中心、永川會展中心、綦江渝南會展城、墊江渝川東部會展中心等綠色場館改造。
綠色會展拓展項目:推進中國(重慶)國際綠色建筑及建筑裝飾博覽會、中國(重慶)國際塑料工業展覽會做大做強,爭取 “一帶一路”綠色會展、西部綠色發展、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項目研討會在渝召開,爭取在渝召開新型顯示、高端摩托車、輕合金材料、輕紡、生物醫藥、新能源及新型儲能等展會。
第七章 推動綠色商務發展區域合作
立足區域優勢,與國家重大戰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有效銜接,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推動區域間綠色商務合作,實現商務經濟高質量發展。
第一節 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綠色商務聯動發展
協同建設“一帶一路”進出口商品集散中心,暢通綠色產品進出口渠道。圍繞川渝共同打造的產業鏈,探索建立綠色外商投資聯動引進機制,推動補鏈強鏈延鏈。聯手推動中國西部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中國西部國際博覽會打造綠色展會,組織川渝兩地綠色產品參加國內外展會。聚焦川渝商文旅體消費資源,共同培育綠色消費品牌,打造綠色消費精品體驗線路,開展綠色消費促進活動,鼓勵綠色低碳消費。建設互聯互通的綠色商貿物流基礎設施,探索構建一體化的綠色供應鏈體系和城市綠色共同配送體系。依托川渝毗鄰地區現代農業合作示范區建設,擴大優質綠色農產品供給,拓展綠色農產品市場。支持川渝毗鄰地區聯動探索綠色商務創新協作,統籌推進主城都市區、渝東北三峽庫區城鎮群、渝東南武陵山區城鎮群因地制宜推動商務經濟綠色化、特色化發展。
第二節 融入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
全方位融入長江經濟帶發展,依托長江黃金水道聯動長江上中下游城市,共同推動商務領域綠色發展,促進綠色產品和服務在區域間和區域內自由流動。依托沿江綜合立體國際開放通道建設,積極拓展運貿一體化功能,推動水運服務集聚區打造綠色產品廊道。積極承接東部沿海沿江綠色開放型產業轉移,促進開放型產業轉型升級。充分利用長江干支流域、秦巴山脈、龍泉山脈等綠色生態文旅資源,聯動打造國際生態文旅消費目的地,積極發展國際消費服務,提升國際消費服務能力。加大與長江沿線經開區、綜保區等開放平臺合作力度,推動開放領域綠色創新發展。
第三節 推動共建“一帶一路”綠色貿易合作
依托西部陸海新通道、中歐班列(成渝)號等開放通道,加快融入RCEP(《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大市場,深化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綠色貿易往來。探索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港口城市互設“兩國雙園”模式,打造跨境合作開放平臺,拓展綠色經貿合作空間。大力發展跨境電子商務,推動“重慶造”產品走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加大“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招引綠色投資力度,完善開放型綠色產業體系。
專欄6 綠色區域合作促進行動
陸海新通道國際綠色產業園聯盟:挖掘沿線各國綠色產業潛力,建立通道沿線各開放園區綠色產業、產品、運輸、營銷聯盟。
長江上游地區綠色商貿聯動機制:與沿線地區共同建立綠色商貿設施標準、綠色消費產品產業帶、綠色低碳產品消費目的地。
便利通道貿易結算:支持跨境電子商務、采購貿易、貿易綜合服務等貿易新業態發展,支持符合條件的銀行和收支機構憑電子交易信息為跨境電子商務、采購貿易辦理結算。
第八章 保障措施
建立完善規劃實施機制,充分激發工作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著力完善配套政策舉措,加強各類資源要素保障,形成推動規劃實施的強大合力。
第一節 加強組織實施
加強組織協調,深入開展謀劃研究,探索創新思路舉措,將商務經濟發展與碳達峰、碳中和協同推進;建立健全協同推進機制,明確市區兩級部門單位職責分工,協同推進規劃落實。針對規劃目標和各項重點任務,制定年度工作計劃,確保責任到位、任務到位、目標到位。科學引導市場行為,全面落實綠色商務發展任務。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產業聯盟等社會團體的橋梁紐帶作用,推動重點行業、重點領域綠色低碳循環發展。
第二節 強化政策保障
積極爭取國家支持政策及試點示范項目,完善市、區縣兩級支持政策,研究制定綠色發展配套政策,形成規劃實施政策體系。整合商務領域財稅、金融、土地等政策,豐富商務綠色發展政策工具箱,實現政策效應最大化。聯合決策咨詢機構、科研院所、高校,開展商務綠色發展決策咨詢、政策研究,為綠色商務發展提供決策支撐。鼓勵商務企業積極參與商務領域綠色發展行業標準、地方標準制定,夯實綠色發展標準體系。
第三節 強化人才保障
完善綠色商務發展工作人才管理機制和激勵機制,營造良好選人用人環境。積極引進國內外高層次綠色低碳專業技術人才和經營管理人才,進一步充實專業人才隊伍。推動政校企合作、產學研結合,建設商務領域綠色發展人才培養基地。引導市內高校根據綠色商務發展需求,調整優化相關專業和課程設置,加強專業人才培育。強化商務從業人員綠色技能培訓,提升能源效率、綠色技術和碳資產管理等先進知識和技能。
第四節 推動全員參與
加大生態文明理念和綠色發展宣傳,加強對綠色低碳生產、生活方式推廣,為綠色產品、綠色技術、綠色產業發展營造良好環境。通過新聞媒體和互聯網等多種渠道,廣泛宣傳報道規劃目標、主要任務和階段性成果,加強政策解讀,報道先進典型,增強民眾的參與感、認同感。
原標題:重慶:大力推廣綠電供能 探索構建“源網荷儲”智慧綜合能源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