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最大的光伏企業Solarworld經過一年的努力,如今也能夠把債務消減到原來的一半,逐步迎來盈利的可能。和當年的保時捷一樣,德國企業一旦缺錢的時候,就會有來自Katar卡塔爾的投資者過來送錢撿漏。Frank預測2015年他們能夠重新盈利,只是,他們還可以很順利地挺到那一天嗎?
中國方面的天合光伏在日子過得很緊巴的前提下還能想辦法把湖北弘元吃進,擴大電池片的產能。在逆變器環節上,SMA也以20%的股份出售為代價,把Danfoss丹佛斯的所有逆變器吃進,包括傳統的驅動逆變器,一舉擴展了SMA的品牌深度和廣度。
SunEdison在美國也開始嘗試新的商業模式,在沒有固定補貼的情況下,他們在思索一條盈利的路,是在賭電價會上漲嗎?
只是曾經的風光企業LDK目前在開曼群島找律師幫著破產重組,多少給正在復蘇的光伏行業帶來一些涼意。
而上升到國家層面的則是印度的讓人大跌眼鏡。2014年1月僅僅安裝了43MW,與媒體動不動期待的GW相去甚遠。沒有錢,談光伏,就跟小孩過家家似的。同樣的道理拿到很有錢的日本,看起來也不是那么鮮光。
一度日本“登記”的容量高達24.5GW,似乎兩年之內超過德國很多很多。但是最近的最新檢查報告出來,這一次東方國家的特點展現無遺,項目虛報。
“跑馬圈地”,各方勢力如今在日本的市場上白日化,只是不知道,華夏品牌有幾家能真正通過往日本銷售而獲利的呢?
綠色和平組織的能源協會最近又在炒作2012年度他們委托別人做的一個新能源報告,認定對常規電力的補貼高達每度0.1 歐元,而對新能源則僅僅只有0.06歐元/度而已。這個幾十頁的報告列出了不少數據,只是在時間點上打了擦邊球,把過去的一些補貼放大化,而忽略了對常規技術補貼帶來的其他效應。
不管怎樣,他們還是認可對新技術的補貼。這樣當BELECTRIC這樣的技術型公司在大力推進電池儲能的時候,他們就可以獲得資助來推進這個2MW的光伏儲能系統的測試工作。正好,在開曼群島,目前正在策劃將柴油發電機統統用新能源替代,屆時,他們是不是能借上“十島去柴油機”的東風呢?
來自:陽光工匠光伏網,作者:Solar_cool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