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太陽示范工程滿足了許多青海牧民的日常生活用電
如果沒有意外,曾被當做是消化光伏產能過剩措施之一的金太陽工程,將在年內正式結束。為了接替這一措施,探索更為市場化支持光伏業發展的手段,近幾個月來,相關政策頻出,尤其是明確的電價補貼引來了業界一片歡呼,企業們更是快馬加鞭趕項目,向下游進軍。然而,“熱鬧屬于別人的”,之前飽受詬病的“金太陽工程”如今面臨的命運看似只有默然離場。但亦有專家為其平反稱,該政策對中國光伏的規模化發展功不可沒,“如果沒有前期金太陽的推行,就難出現今日的電價補貼,后者其實是前者的‘升級版。在新老政策交替的過程中,我們更應該反思金太陽示范工程的成與敗。
“騙補”橫行
曾經飽受詬病的事前補貼
自誕生之日起,“金太陽工程”的爭議便從未間斷。
2009年7月16日,財政部、科技部、國家能源局聯合發布《關于實施金太陽示范工程的通知》,決定采取財政補助、科技支持和市場拉動方式,加快國內光伏發電的產業化和規模化發展,并計劃在2-3年內,采取財政補助方式支持不低于500兆瓦的光伏發電示范項目。
按照規定,由財政部、科技部、國家能源局根據技術先進程度、市場發展狀況等確定各類示范項目的單位投資補助上限。并網光伏發電項目原則上按光伏發電系統及其配套輸配電工程總投資的50%給予補助,偏遠無電地區的獨立光伏發電系統按總投資的70%給予補助。
上述補貼方式正是業界所熟知的“事前補貼”方式,即項目投資方在項目開建之前拿到補貼。有企業告訴北京商報記者,金太陽工程的門檻很低,只要能拿到電網和屋頂路條,就可以去申報,成功后就能拿到一大筆補貼資金。這么容易的生意,企業自然不會手軟。“當時很多企業蜂擁而上,就像抓彩票一樣著迷,拿到路條的人,如同中了大獎,而中獎率還很高。”
而也正是在這種氣勢洶洶的追捧下,“跑項目、騙補貼、拖工期、以次充好”等各種金太陽的流言蜚語便隨之而生,而事實情況似乎也好不到哪去。
在巨大誘惑之下,得到補貼成了第一要務,而為了獲得更多,有的企業甚至采購劣質材料進行建設,“反正建成后發不發電也沒人管,工程擺在那里,有人來查,咱這有實物在,不怕查。這樣一來,整體建下來,補貼資金都用不完”。一家來自江西小型光伏企業如是說。有這樣一組數據也正說明了企業們“疏于金太陽發電環節”,2012年5月,當時國家電網經營區的四批354個金太陽工程項目,只有157個提出接入前期申請,占比僅為44%。
另外還有資料也證實了這一新政下的騙局,2010年,財政部曾宣布取消39個“圍而不建、以次充好”的項目。而且,同年內,政府方面還下文,將關鍵設備招標方式由項目業主自行招標改為國家集中招標。隨后在2011年6月,又將政府集中招標改為由業主單位自主采購。
面對突如其來的“暴利”政策,企業感到驚喜的同時,也有一肚子的苦水。一些企業主表示,按照規定,金太陽示范工程的建設周期原則上不超過一年,“項目工期太短,很少有人來得及好好做。而做一個金太陽示范工程項目,需要跑三五十個審批,蓋幾十個章,整套程序下來得需要大半年。經常發生的情況是,一些項目沒做好前期的可行性研究和規劃,就冒失地進入了金太陽示范工程的名單,這就造成企業在施工過程當中很可能會遭遇屋頂出現問題,而為了保證工期,就可能會催生豆腐渣工程”。
經過近四年的發展,政府顯然也意識到了金太陽存在的缺陷。今年3月,財政部決定對金太陽示范工程不再進行新增申請審批,當時業界就有猜測,金太陽工程可能將就此退出歷史舞臺。
時隔不久,5月,財政部下發《財政部關于清算金太陽示范工程財政補助資金的通知》(即117號文),要求對各省、直轄市、計劃單列市,2009-2011年金太陽示范工程財政補助資金進行清算,其中關于“沒有按期完工的項目,要求取消示范工程,收回補貼資金;沒有按期并網的項目,則會被暫時收回補貼資金,待并網發電后再來函申請撥付”的規定更是被業界看成了金太陽被廢止的標志。
117號文一出,便打亂了金太陽利益鏈條上的各家企業曾經的小算盤,業界一片嘩然。有業內人士擔心,政策急剎車或將引發違約潮。“之前,很多企業按照金太陽招標,已經做好的預算和擔保,如果現在該政策退出,肯定會引發很多違約,甚至因此導致很多官司。” 中電聯規劃與統計信息部規劃一處副處長張衛東介紹。另有公開數據顯示,2009-2011年的金太陽示范工程項目中,近八成的裝機量,財政部要求收回補助資金,“可能超過70億元”。
不乏支持者
西部牧民愿“自費”保障金太陽供電
正如其名,其實金太陽曾經也被寄予厚望。當時,全球光伏等新能源處于大發展中,金太陽的出現正加速了中國光伏產業的發展,正如《關于實施金太陽示范工程的通知》所明確的那樣,金太陽的出現就是“為促進光伏發電產業技術進步和規模化發展,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
所以,金太陽工程在光伏發展史上,還是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不應全盤否定。另有業內人士更是認為:“如果我們沒有做金太陽,國內屋頂光伏市場可能現在還是一片荒漠,金太陽也為分布式能源的發展積累了經驗。”
公開資料顯示,中國的光伏產業卻起步較晚,大概始于20世紀70年代,到20世紀90年代中期后光伏發電進入穩步發展時期,太陽電池及組件產量逐年穩步增加,進入21世紀后,中國光伏產業才進入了蓬勃發展期。截至2008年底,全國已累計安裝總容量才僅有140兆瓦。而在2009年金太陽工程展開后,共審批通過6批金太陽工程項目,9000多個項目入榜,經北京商報記者計算,總規模高達6300兆瓦。可見,金太陽用僅5-6年完成的光伏規劃建設規模是中國之前近半個世紀完成規模的45倍。
值得注意的是, 2009年金太陽工程開建以來,其審批通過的項目總量在不斷增加,從2009年的642兆瓦,迅速躍升至2012年兩批總和4539兆瓦。據業內人士介紹,這幾年,雖然總量在攀升,但補貼額度卻是在逐年下降,而這也正反映出中國光伏產業成本在逐年降低,即便如此,補貼額度還是都能達到項目總投資的50%,使企業能獲得收益。
不可否認,金太陽工程雖然讓部分企業鉆了空子獲益頗多,同時也確實讓中國光伏產業在全國推廣開來。經總結,這四年審批通過的金太陽項目遍布全國各省市。很顯然,這在一定程度上讓大眾認識了“光伏為何物”。
然而,日前,北京商報記者走訪了北京多個金太陽名義下的光伏工程后了解到,多個甚至已經成了“荒廢工程”。據一位“金太陽受益者”工廠負責人介紹,其在2010年裝上光伏電站后,至今還未接入自家使用,“因為工廠所需功率過大,擔心光伏發電不穩定,現在基本都還用的是電網的電”。而這其實也正反映出了金太陽的另一個問題,像北京這樣的城市,電網供電順暢,加之光源不足、用電量大等,并不適合推廣金太陽。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卻是,廣袤的西部邊疆,把金太陽當成香餑餑,那里的人們甚至表示,即便沒有補貼款,自己出錢也要把金太陽保住。
今年8月,北京商報記者來到位于青海省久治縣索呼日麻鄉、白玉鄉境內的年保玉則,所在地海拔高,行走在空曠靜朗的大山之間,并不容易見到高高架起的電線,在那里生活的游牧民基本都是用光伏發電。“我們這邊,外電送不進來,只能自發自用電。高原上,雖然沒有電網,但是光照足。所以,金太陽來到我們這,特別受歡迎。他基本能夠滿足我們的日常生活用電,而且,當地的基礎設施建設,比如手機的基站等,都是用光伏提供電力。”一位牧民如此向北京商報記者講述了一番其對光伏的熱愛。
“在財務承擔方面,一個光伏大概需要3000多元的成本,政府會給1000多元,地方政府基本會包攬了余下的建設成本。牧民們可以免費用到電。”這樣的好事自然贏得了不少口碑,甚至在西藏等一些光源豐富的邊疆地區,流傳著這樣一段話:“每一戶牧民的牦牛背上,都有一座小型的太陽能電站。每一個姑娘出嫁,都以太陽能熱水器、太陽能爐灶、家用太陽能電機組‘三大件’為嫁妝而自豪。”
但牧民們也有無奈,在像年保玉則,或者西藏這樣的地方發展光伏,技術是一大瓶頸。常說三分建、七分管,但目前光伏建設基本是有人建無人管的現象較多,尤其是在一些偏遠山區,過了2年的保質期,光伏壞了沒人修,從某種程度上看,光伏更像是一次性消費品。即便如此,一些光伏迷們依然沒有磨滅發展建太陽能的希望,“即便是以后沒了補貼,我們自己花錢也要繼續建”。
在補貼環節,區域分配上也存在問題。“金太陽其實很適合在西藏等一些光源條件好,但輸電網絡較差的地區更廣范圍的普及。然而,這幾年,隨著金太陽工程項目不斷擴張,這一政策扎堆到了東部,卻常常成了一堆被閑置無用的面子工程。大筆的補貼資金要么荒廢、要么進了投機者的腰包。”一業內人士表示。
慶幸的是,據北京商報記者了解,雖然金太陽工程或將消失,但“事前補貼”依舊會在邊疆或孤島地區繼續實施。
整體來看,前期的“事前投資”已經拉動了光伏市場,完善了相關機制。國內光伏行業檢測認證機構北京鑒衡認證中心主任秦海巖認為,今后光伏產業的發展,可以向技術創新上多傾斜。下一步應加強對光伏發電關鍵技術產業化示范項目的支持,包括硅材料提純、控制逆變器、并網運行等關鍵技術產業化。
另有分析認為,現在光伏建設成本已明顯下降、電網條件也已具備,商業模式也比較成熟,在此情況下,光伏政策自然也要順勢而變。
新政落地
光伏業扶持政策進入2.0時代
按照《關于實施金太陽示范工程的通知》規劃,其實施階段只有2-3年,所以,金太陽所謂的退出歷史舞臺并非沒有依據,緊隨而來的自然是升級版的光伏政策。而今年以來出臺的包括電價補貼在內的一系列行業扶持政策也被看做是光伏進入2.0時代的標志。
“既然事前補貼飽受詬病,現在條件成熟了,補貼政策自然要向下移動。”有業內人士表示。所以,就在今年政府對金太陽急剎車后,新的光伏政策隨之密集出臺。7月15日,國務院辦公廳出臺了《國務院關于促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2013-2015年,年均新增光伏發電裝機容量1000萬千瓦左右,到2015年總裝機容量達到3500萬千瓦,另外,還強調加快企業兼并重組,加快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等要求。而這一意見也正被業界看成了光伏接下來發展的總綱。隨后,備受關注的電價補貼政策終于在8月末落定。
8月30日,國家發改委發布《關于發揮價格杠桿作用促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通知》,其明確新的地面電站三類電價補貼,根據光資源優劣,補貼額分為每千瓦時0.9元、0.95元和1元;分布式光伏電站補貼每千瓦時0.42元;可再生能源附加從8厘漲到1.5分。
對于這一政策,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能源研究所副所長王仲穎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評價稱,電價補貼政策其實是金太陽政策的升級版。
他并不贊成金太陽走向滅亡的說法,其認為,時代是在不斷進步的,現在不過是重新整合,使政策與時俱進,更加適應現在的市場。另外他還給金太陽正言稱,這個工程是非常需要的,“不要把管理不嚴及部分企業弄虛作假和金太陽這一政策扯在一起。而造成該工程被妖魔化,主要是因為管理不到位,國外也有同樣的工程,但是他們的監管制度非常嚴,弄錯了可能要進監獄,所以業主們根本不敢隨意妄為”。王仲穎說。
值得注意的是,之前一些隨意妄為的企業現在已經嘗到苦頭,今年年初,金太陽政策戛然而止,企業們被斷了糧,有觀點認為,之前按照常規建設起來的高質量電站,在新政策下,可能會收益更多。“電價補貼的完善勢必會推動下游電站的高效發展,從數字上看,單位電價可能僅幾分錢,但是算到每年的發電量里,增加的收益將會過億元。”一位業內人士在此表示。
現在,光伏設備企業們顯然已經看到了這一政策所暗指的發展方向,紛紛向下游進發。英利集團媒體負責人告訴北京商報記者,他們已將向下游發展定位公司戰略轉型的重要方向,為此,公司還將在云南、廣西、湖北、廣東、河南、陜西、山西成立省級總公司。
該公司銷售(國內)總公司總經理張哲介紹,目前,公司還在積極推進在一些山區緩坡處建光伏電站,以擴大下游市場。另在分布式發展方面,“現在整體量不是很大,主要希望做得精一些、好一些”。
“電價補貼額度的明確就意味著分布式光伏發電及光伏電站投資回報收益的明確。良好的投資回報收益將增強一直持觀望態度的個人及企業的投資欲望。”英利方面表示。
然而,對于企業而言,資金補貼到位還是最關心的。這一次,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標準由每千瓦時0.8分錢提高到1.5分錢,一年就可以增加收入270億元左右,很顯然這勢必可以彌補曾經可再生能源基金留下的缺口,并有望到2015年滿足可再生能源的需要。
此外,這一次光伏電價補貼政策還有一個變化是,電站補貼由全國統一價變為三類地區不同價格,讓補貼更為合理。有分析稱,之前,全國統一補貼價時,那些光源較差、成本較高的東部地區在光伏建設方面并不積極,而這一次因地制宜的補貼政策讓補貼更加公平,企業們自然也就增加了投資熱情。
金太陽曾被冠以“示范工程”,升級版的政策中,自然也少不了示范這一點。8月18日,國家能源局公布首批分布式光伏18個示范區,包括北京海淀區中關村海淀園、河北保定英利、深圳前海、寧波杭州灣新區等。18個示范區項目橫跨2013-2015年、共計1.823吉瓦,其中2013年開建749兆瓦,剩余項目在2015年完成。從這18個示范區分布可以看出,還是主要分布在東部。有分析認為,新能源是未來電力的主要發展方向,自然需要全國推進。基于東部地區用電量大、光源較差、電網發達等特點,分布式成為重要突破口。所以,從去年10月國家電網表示要免費接光伏入網這一利好消息發布后,分布式光伏在全國遍地開花,似乎正迎來爆發期。但有業內人士提醒,切忌盲目上馬新項目,如果電網等其他配套發展不及時,很可能會釀成又一輪慘重的過剩危機。
問題待解
光伏行業市場化路漫漫
近幾個月來,政府方面密集出臺的扶持光伏健康發展政策,被業內認為,這不僅是金太陽之后,光伏政策的一次完美升級,另一方面其還在向歐洲雙反施壓,讓他們看到,中國的光伏市場存在巨大潛力。最重要的一點,政府的這一系列動作正反映了中國發展新能源的決心。
在全球各國都在面臨環保壓力之下,新能源發展成為重要突破口。而在新能源諸多選手中,光伏潛力巨大。德意志銀行的一份報告認為:太陽能光伏發電能夠對火電、燃氣電廠等形成競爭壓力。其依據是,歐洲目前至少1/3的新建中小型太陽能光伏項目沒有補貼;在印度,無補貼大型項目的競標價已經達到每千瓦時12美分;在美國,太陽能項目簽署的電力購買協議價格為每千瓦時9美分。
另有新能源分析師表示,光伏組件價格在過去18個月中成本下降超過一半,照此進度進行下去,2015年光伏工商業用電有望全面實現平價上網,到2017年居民用電實現平價上網。
按照卓創資訊新能源行業分析師王曉坤的話說,任何依靠補貼發展的行業,都不會走遠,很顯然,光伏發展的最佳狀態也將是“自立自強”。
另有業內專家認為,在利好政策支持行業發展一段時間后,光伏還是要歸于市場,“使其市場化運作起來,像買商品一樣,業主和商家間可以通過直接買賣進行交易”。對此,國內的光伏企業已經有所構想。英利集團董事長苗連生告訴北京商報記者,他們希望“讓光伏產品2014年進超市”。“太陽能最終解決方案中的分布式是要走進千家萬戶的,到2014年,基本上我們在歐美的大型超市都有貨了,跟家電一樣,支架、電纜、逆變器、組件各種各樣都配置齊,客戶拿回去一安就完。”苗連生如是說。
可以預想,不遠的將來,就像手電筒一樣,光伏也有可能成為千家萬戶的必備家用電器。然而,在實現這一構想前,光伏生產成本、技術、電網等諸多問題還需要逐一得到解決。
“金太陽”政策的前世今生
2009年7月
為消化過剩產能、促進國內光伏發電產業技術進步和規模化發展,財政部、科技部、國家能源局聯合發布《關于實施金太陽示范工程的通知》,計劃在2-3年內,采取財政補助方式,支持不低于500兆瓦的光伏發電示范項目。
2010年9月21日
三部委與住建部聯合下發《關于加強金太陽示范工程和太陽能光電建筑應用示范工程建設管理的通知》,將關鍵設備招標方式由項目業主自行招標改為國家集中招標,按中標協議供貨價格的一定比例給予補貼。
2010-2011年
“金太陽”重點支持經濟技術開發區、工業園區、產業園區等集中連片開發的用戶側等光伏發電項目等。補貼標準又有所調整,不再對關鍵設備進行招標,只要設備檢測符合標準即可。
2013年3月
財政部決定金太陽示范工程不再進行新增申請審批。
2013年5月
財政部發布《關于清算金太陽示范工程財政補助資金的通知》,規定沒有按期完工的項目,要求“取消示范工程,收回補貼資金”;沒有按期并網的項目,則會被“暫時收回補貼資金,待并網發電后再來函申請撥付”。
來自:北京商報